我們的產品檢驗|透明數據,才是真專業

我們的產品檢驗|透明數據,才是真專業

導入:外泌體檢驗不是口號

市面上不少外泌體產品強調「高科技」「純淨」,但真正能建立信任的,是公開、可驗證的檢測數據。
在科研與醫美領域,外泌體的價值必須透過科學檢驗才能被確認。

Luminia 地妍芯 在產品設計上,將「檢驗透明化」列為核心原則,
依循國際外泌體學會(ISEV)MISEV2018 指引,逐項完成關鍵驗證並對外說明。

 

常見迷思與正確觀念

迷思一:只要喊「外泌體」就夠?
👉 不夠。依 MISEV2018,外泌體需以粒徑分布與特徵蛋白標記等方法辨識,並評估樣本中是否含雜質或其他顆粒。缺少檢測支撐的產品,可能只是混合液體或含有細胞碎片與可溶性蛋白【Théry et al., 2018】。

迷思二:有「囊泡數」= 高品質?
👉 也不一定。囊泡數只能當參考;純度、粒徑分布的均一性與完整性才是品質關鍵。標準化文獻亦強調方法學與品質管控的重要性(如 NTA、流式/Western blot、TEM 的互補證據鏈),避免單一數字導致誤判【Tian et al., 2020;Li et al., 2017】。

 

我們的檢測(已完成並可公開的數據)

1) 粒徑分布(NTA 檢測)

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 (NTA) 量測顆粒大小與濃度,確認主要分布於 30–150 nm 區間,符合典型外泌體範圍。

📌 你的檢驗數據重點(可對外公開)

  • 平均粒徑約 ~100 nm
  • 顆粒濃度約 ~4.7×10¹ /mL
  • D10 / D50 / D90 均落在標準奈米尺度帶

👉 用途:排除「非奈米囊泡」與粗大顆粒,建立樣本均一性與真實性依據。
(方法學參考:NTA 為常用表徵工具之一【Li et al., 2017】)

 

 

2) 特徵蛋白標記(Flow/Western

外泌體常見表面標記包含 CD9CD63CD81

📌 你的檢驗數據重點(可對外公開)

  • CD9 / CD63 / CD81 陽性率 >90%(流式檢測結果)

👉 用途:以標記型譜輔助區分外泌體與其他顆粒/可溶性蛋白,符合 ISEV 對標記證據的建議。
(方法學參考:蛋白標記是辨識 EV 類群的重要一環【Théry et al., 2018】)

 

3) 完整性檢測(TEM/染色)

穿透式電子顯微鏡(TEM 或膜完整性染色觀察囊泡形態,確認其是否呈現圓盤/杯狀且未破裂。

 

 

檢驗是品質的保證

選擇外泌體產品時,建議檢視:
✔ 是否公開粒徑分布(NTA):主峰是否在 30–150 nm、分布是否集中。
✔ 是否提供特徵蛋白標記:如 CD9/CD63/CD81 的檢測結果。
✔ 是否說明完整性評估規劃:TEM/膜完整性為加分項。
✔ 是否依循國際標準:如 ISEV MISEV2018 的原則與方法學精神。

👉 Luminia 地妍芯的原則是:先做完、再公開。
以可查、可對照的數據,替每一滴產品背書。

 

小結:數據透明,信任才真

  • 有檢驗,才能辨識真外泌體與非特異顆粒/雜質。
  • 有檢驗,才能確保批次穩定性與安全性。
  • 有檢驗,消費者才不必「只相信廣告」。

我們將持續依循國際標準,逐步公開更多完整性與功能性數據,讓「透明」成為品牌的基本盤。


  


📚 參考文獻

  • Théry C, Witwer KW, et al. MISEV2018: Minimal information for studies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2018. J Extracell Vesicles. 2018. DOI:10.1080/20013078.2018.1535750
  • Tian Y, et al. Quality control and standardization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or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. Adv Drug Deliv Rev. 2020. DOI:10.1016/j.addr.2020.01.002
  • Li P, et al. Methods for exosome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. Theranostics. 2017. DOI:10.7150/thno.21482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